学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热议2020年全国两会


【发布时间:2020-05-29 10:56:38  阅读量: 次】

备受瞩目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5月27日和5月28日在北京闭幕。连日来,我院教师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新媒体平台、报纸等渠道积极关注两会动态,认真收听收看、学习研讨两会的有关内容。在关注两会焦点、学习两会精神的同时,许多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交流学习两会精神体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君教授表示,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既充分肯定特殊时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又聚焦问题,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进行了科学分析,指出我们有独特的政治和制度优势,我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冲击的大背景下,《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话鼓舞士气、振奋人心,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凝聚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一定能闯过当前和今后的各种险滩难关。

马克思主义学院雷家军教授表示,相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定会被中国甚至世界的历史长久地记忆,不仅是因为《报告》形成于特殊的背景和特定的时间,更主要的是,《报告》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就不放松脱贫攻坚,着力稳企业保就业,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这些工作总体部署,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报告》内容,注定会温馨地印入人民群众的内心深处,并转化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宫瑜副教授表示,在收看了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的直播后,感慨地说,我们的生活天天都有不同的内容,接受新的知识,取得新的收获;国家的发展年年都有显著的成果,把握新的机遇,开拓新的局面。回顾过去一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建设稳扎稳打、蒸蒸日上,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与挑战,政府的领导智慧和人民的团结一心始终是中国最大的底气和力量。正基于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都将在不远的未来得以实现。同样,我们也更有动力和憧憬去为此奋斗,迎接一个愈加强盛的新时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许庆华讲师表示,2020年全国“两会”给我们的总体感觉是“任务重、困难多、信心足”。一是任务重。今年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这是一言九鼎的郑重承诺,是没有退路的必胜决战。“两会”将出台什么样的政策、采取什么样的举措,备受关注。二是困难多。今年的“两会”不同寻常,重大疫情对我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而且全年时间即将过半,我们该如何克服困难再上台阶。三是信心足。细读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无论宏观还是微观,每个关注点所承载的,都是党和国家对我国未来发展的“信心报告”,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信心和决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钟宇海讲师表示,今年以来,史无前例的疫情给全世界造成了巨大危机。面对疫情,中国无疑是表现最为优异的国家。这次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对疫情及应对做了回顾。结合实际与报告,对当前和今后的国情,令我更加信心百倍。为何这么说呢?我以粮食安全为例说明。疫情初期,各地还爆出抢购米粮的新闻。对于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经历过众多的苦难。在不同的苦难中,大部分都拥有忍饥挨饿的共同记忆。面对重大困难之时,人最本能的总是想要确保活命。因此疫情期间抢购米粮虽然没必要,但是可以理解,背后有深层次的历史和现实原因。这一细微的社会现象,在本次政府报告中得到了反馈。在今年发展目标和工作总体部署中,政府提出了守住底线的“六保”概念,其中就包括“保粮食能源安全”。说明疫情以来,政府的应对既有宏观部署,又有微观布置,总是能在第一时间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在如此政府领导下,对当下和未来怎能不信心满满呢?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条:“概论”课程复学第一课教学记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