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藏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以学思践悟庚续红色血脉,再次开展了以“党史百年浙江乡村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和研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永嘉县岩头镇五尺村为此次活动的第一站。
追溯红色记忆
上午实践团一行来到温州市永嘉县五尺村,参观红十三军部旧址。初进五尺村,河流上随波而行的最美竹筏,石桥上显著深刻的红色标语,青绿色的农景中无不蕴含着红色基因,尽显浙南农村的红色文化底蕴。
永嘉县五尺村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的诞生地。一进入红十三军部纪念馆,便能看见庄严竖立着的李得钊、郑恻尘、胡公冕、林平海等七位革命先烈的铜像雕塑,令人肃然起敬。顺着长廊往里走,依次排列着从红一军到红十四军各自的领军人物,展馆讲解员为实践团成员们讲解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创建的历史背景,介绍永嘉籍革命先驱,以及其英勇事迹,为实践团成员在实践中能有更开阔的视野、更深刻的思想、更明晰的方向注入力量。此外,实践团成员在瞻仰革命先烈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物过程中,对红十三军有了更直观更全面的了解。
抚今追昔,缅怀革命先烈,崇敬之情在实践团成员心头油然而生。在军部旧址前,青山掩映着赤色忠魂,革命先烈们的浩然正气与绿水青山交相辉映,与源远流长的瓯越文明融为一体。实践团成员在追寻先辈足迹中感悟革命历史厚度,体悟爱国主义温度,纷纷表示要做信念坚定自强不息的践行者,将红色根脉持续传承。
挖掘红色故事
从纪念馆出来后,实践团一行来到军部旧址,正门上方横匾镌刻着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部旧址”14个大字。走进旧址内部,正厅是当年红十三军军部召开会议的地方,正厅上方挂着弹痕累累的红十三军军旗。两廊陈列着红十三军行军作战用的红缨枪、土枪土炮、大铁锅等,“红军行军路上艰难险阻重重,物资筹集难度大,粮食极度匮乏,等到行军路上粮食吃光了,就把皮带泡软后放进大铁锅里煮着吃.....”讲解员介绍道,陈列的铁锅虽无言但却静静昭示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队伍如钢似铁的精神品质。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在军部旧址的参观中大家进一步感悟到了“怀抱理想、敢为人先;艰苦奋战、不怕牺牲;为民奉献、自强不息”的红十三军精神。
随后,实践团一行来到了位于红十三军军部旧址旁的纪念碑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红十三军战士群石雕,雕塑后方正中央是红十三军纪念碑,矗立在苍翠松柏之间,碑身下方撰写着红十三军悲壮的战斗历程。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带队老师与实践团全体成员向纪念碑鞠躬致敬。
最后,党员师生在纪念碑前的红军广场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 声音坚定洪亮,每一个字都敲击着大家的心弦。
体悟红色文化
农村传统文化具有地域性、独特性、礼仪性,而作为“文化地标,精神家园”的文化礼堂恰恰承载着乡村文脉的延续。下午,实践团一行到达五尺村文化礼堂。礼堂内详细展示着着五尺村的由来及五尺胡氏的宗族分迁。五尺村传说因神鸟(chi)衔稻种而得名,静谧恬适,位楠溪江上游、岩头村西北约6公里处。该村的四份祠堂,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部所在地。文化礼堂的墙上张贴着村中的名人事迹,善行义举、长寿老人等。实践团成员一一参观,感受当地人民的质朴之善。
1930年,楠溪江畔,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成立,为浙南游击根据地建立奠定坚实基础,是土地革命时期浙江农民武装暴动最重要的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军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红十三军的革命英雄用生命与鲜血谱写了伟大的红十三军精神。不忘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在诗画楠溪江畔,实践团一行收获颇丰,感触颇多。通过“红藏行”实践活动,不断坚定了成员的理想信念,夯实了精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