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 正文

“原理”教研室暑期社会调研启幕 首站走进临安排水分公司


【发布时间:2025-06-30 16:58:52  阅读量: 次】

6月30日上午,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室全体教师前往杭州市临安排水分公司,就“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展开专题调研。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数字化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实践,挖掘相关教学案例,推动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的深度融合。

调研伊始,临安排水分公司总经理罗琦对教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数字化污水处理的全过程。从污水的收集、预处理到深度净化,每一个环节都融入了数字化技术,通过实时监测、智能调控,显著提升了污水处理的效率与质量。

随后,副厂长林栋向教师们展示了“临安水务智慧驾驶舱”这款数字孪生软件的强大功能。作为整个净水厂的 “智慧大脑”,该软件能够全天候、全方位监控厂区及设备的运行状况,通过可视化的数据呈现和智能预警系统,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与安全。无论是设备的异常波动,还是水质参数的细微变化,都能在第一时间被捕捉并反馈,为精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副总经理郑沁沁则重点分享了数字化赋能污水治理后,公司发生的显著变化。从管理模式的革新到运营成本的优化,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到生态环境效益的增强,数字化技术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调研过程中,“原理”教研室的教师们认真聆听、积极交流,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凝练出多个极具价值的教学案例。其中,“数字化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展现了科技在推动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工智能在污水处理中运用的困境和前景”则深入探讨了新技术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这些案例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为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实践的联系提供了生动素材。



上一条:马院组织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申报专题辅导报告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廉洁教育活动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