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28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的教师们抵达井冈山,开展暑期社会调研活动。

革命火种溯源,调研首站来到了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更承载着毛泽东思想形成初期的实践密码。教师们深入旧居内部,仔细参观当年领导人办公、居住的房间,认真研读展陈的历史照片、手稿及实物展品,详细了解这一时期党和红军在艰苦环境中开展革命工作的历程,挖掘旧居背后的军民鱼水情、土地革命实践等历史细节。随后,教师们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在肃穆的氛围中,教师们向纪念碑默哀并敬献花圈,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哀思与崇高敬意。
28日下午,教师们实地考察小井红军医院。医院旧址的平面图、简陋的手术器械、稻草铺就的病床,对应根据地经济被封锁的论断,鲜活的展现了红军在缺医少药的困境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程。教师们伫立在小井红军烈士墓前,深切感悟红军为革命信仰舍生取义的精神,进一步明晰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深刻内涵。
调研中,通过实地走访红色遗址,见证了毛泽东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早期探索,与 “毛概” 课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章节紧密呼应,正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革命实践中的生动体现,帮助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更深刻地阐释“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内涵,进一步深化了对 “毛泽东思想” 等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实践基础的认识与理解。为“毛概”课程教学积累了丰富鲜活的素材,助力深化理论教学与革命历史的结合。
作者:陈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