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 正文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德法”教研室赴浙理工、龙游、松阳调研


【发布时间:2025-09-13 23:13:19  阅读量: 次】

9月11日、12日,“德法”教研室调研小组分别赴浙江理工大学、龙游县、松阳县,学习交流理论宣讲队伍建设、内容创新以及阵地打造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在浙江理工大学,调研小组先来到红色文化讲习馆参观考察,实地感受了场馆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带给人的情景交融体验,随后来到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开展座谈活动,副院长王艳娟介绍了理论宣讲队伍建设、内容创新及阵地打造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强调了讲习馆在学院与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讲习馆是思政课的第二课堂,通过“馆课结合”“馆校联合”,引红色文化入教学一线,长期服务于思政课和大思政建设。

9月12日上午,调研小组抵达龙游。在“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孵化基地,调研小组首先沉浸式地学习了龙游“8090宣讲团”的发展路径,深入了解了这支由“8090”青年组成的宣讲队伍如何从自发组织成长为了知名的理论宣传品牌,宣讲团成员进行了现场示范宣讲,化“灌输式”为“引领式”、化“文件语”为“家常话”的宣讲方式,让理论宣讲既有高度又有温度,展现了强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随后开展了与龙游县委宣传部的座谈会,双方进行了深度交流。龙游县社科联主席金敏军出席座谈会,并系统介绍了龙游县理论宣传工作的总体布局与特色做法,表示“8090”宣讲团的核心经验在于“让青年说给青年听”,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用小切口阐释大道理,真正打通了理论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9月12日上午,调研小组来到松阳。调研小组首先来到被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松阳县的文化地标“松阳之窗”城市规划展览馆,深入了解了松阳县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生态兴县、产业强县、创新活县”的发展战略。随后,调研团队参观了“严景城理论宣讲名师工作室”,了解了“秘境寻声”理论宣讲品牌,并深入探寻了“行进式、沉浸式、融合式、大众式、联动式、跨界式”六式宣讲模式。当晚,调研团队来到八都村,现场观摩了一场题为“秘境寻声·文明八都”的理论宣讲活动,宣讲员们用新颖的形式和生动的语言,将乡村发展、文明新风、反诈知识等内容娓娓道来,引发了在场村民的强烈共鸣,现场气氛热烈,掌声、笑声此起彼伏,理论宣讲与乡土文化、村民生活实现了完美融合。

此次调研之行,对老师们启示深刻。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种“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的思政教育新范式。未来的教学改革中,要积极借鉴调研成果,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要学习其将宏大理论叙事转化为微观生活故事的宣讲艺术,创新课程呈现方式,多用青年话语、多举身边案例,让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更有温度、更有深度,真正做到润物无声、入脑入心,引导学生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上一条: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松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建行动签约仪式举行

下一条:宣讲走亲 理论入心——若羌县、临安区宣讲团来我院交流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