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由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百年发展史研究(1921-2021)”课题组、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农林大学基地、浙江农林大学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回顾与展望:‘一带一路’减贫合作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中亚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教授,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钱文荣教授,浙江省社科联规划处处长蔡青,浙江农林大学党委委员、宣传部长倪建均出席会议。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贵州省委党校、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财经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和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应邀参加,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共50余人参加本次研讨会。
开幕式上,倪建均代表学校致辞,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出席会议的代表表示诚挚欢迎。他回顾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以来的发展历程、重大意义、取得成就,并从发展历程、办学规模和内涵层次等方面,介绍了我校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生态性研究型大学的总体情况。蔡青代表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致辞,她指出,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十周年。减贫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关键。“一带一路”减贫合作研讨会的召开,具有积极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她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推进一带一路减贫实践与国际合作实践问题研究。二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减贫自主理论体系。三是积极向世界宣传中国减贫经验。
研讨会分四个阶段进行,围绕“回顾与展望:‘一带一路’减贫合作”会议主题,16位专家学者分别从“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人文合作:成就与前景”“相对贫困治理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一带一路’研究发展动向探析”“从‘四大倡议’看海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知”等方面作了主旨发言。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研讨会立足国际视野,聚焦减贫合作,汇聚减贫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一带一路”减贫合作的成就、经验和路径。“一带一路”减贫合作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学界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思想力量,也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把握减贫合作学术前沿,拓宽学术视野,提供了宝贵机会,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以及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等,都具有积极推动和促进作用。
作者:丁峰 钱美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