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藏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传红色信仰 融绿水青山 创共富家园


【发布时间:2022-07-11 14:13:48  阅读量: 次】

7月8日,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藏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为继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探寻乡村致富新道路,来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二站——义乌市分水塘村进行调研。

守望红色根脉 感悟红色信仰

真理的味道,历久弥坚。上午,为感悟“真理之甘”,实践团成员追溯着望道先生的足迹,踏上了红色信仰之路。初入分水塘村,四面环翠,白墙瓦黛的典型江南建筑映入眼帘。一条老街,一栋陈家老宅,一间柴房和一座望道展示馆,构成了现在分水塘村以陈望道故居为核心的望道信仰线。村内一步一景的红色元素无一不体现着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

陈望道先生正是在只有一条板凳、一张桌子、一块门板和几堆柴火的小柴房里完成了《共产党宣言》,这部照亮未来道路的真理之作的翻译工作。实践团一行来到柴房处,看见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复原场景。板凳上,陈望道蘸墨吃粽子的雕塑栩栩如生,仿佛102年前的那个春夜。陈望道的母亲端来了粽子和红糖,潜心翻译的陈望道吃了蘸了墨汁的粽子,却丝毫没有察觉,还连说“够甜了”。墨汁入口的甜,是陈望道在翻译时感受到的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味道,更是其为祖国奉献一生的味道。看着此景,实践团成员真切地感受到了信仰带来的无限力量,敬佩陈望道先生这种为传播真理而极度专注的精神、为共产主义事业而不畏艰辛的情怀。实践团成员表示应学习陈望道先生对于真理的渴求、对于理想的坚定、对于信仰的传承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

随后,实践团成员怀着崇敬之情来到陈望道故居内,在其他团队讲解员处听到了关于陈望道先生生平事迹、革命经历的细致讲解。实地参观与细致讲解为实践团成员带来了思想上的补给。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在望道先生曾生活过的这片土地上,实践团成员追溯其信仰的选择、信仰的传承及带来的信仰的力量,对先生的敬仰更深了一层,不论走到多远,都始终牢记真理的“甜味”,在经典中感悟真理的力量。

传承红色文化 打造绿水青山

接续着“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红色力量,分水塘村将传承红色文化与建设绿色生态相结合,以“共同富裕”为奋进目标,一直走在振兴乡村的前列。

实践团一行为进一步探索分水塘村振兴乡村的方法,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采访了分水塘村青年委员陈卫强。陈委员指出,村干部们针对如何将红色文化与绿水青山结合,并为乡村创收、为百姓增富这一问题,一直在思考并实践着。他们传承“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红色信仰,以红色力量为依托,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使当地餐饮、民宿、农副产品销售等都得到了带动和发展,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在采访中实践团成员还得知,现在村中建设了直播基地,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推动当地红糖、桃子等特色产品的销售。在村委的统筹规划下,将物流整合调整,村中特产运输销售更为快捷,大大增加了村民的可持续收入。此外,村内对周围的山林展开保育工作、对村中绿化进行升级改造、对村中的古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使得许多珍稀的动植物种类重现森林、自然环境生态有效恢复、乡村特色文化留存发扬。在场的实践团成员为分水塘村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方法表示赞叹。结束访谈后,实践团成员再次环顾四周,感叹分水塘村确是将红色文化与绿水青山有效结合,变为“金山银山”、助推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板村。

实践团成员在参观陈望道故居、分水塘村过程中,学习了解了当地丰富的党史知识,感悟到老一辈革命者求索真理、探寻道路的不易。同时,实践团成员也在红绿相融的分水塘村之行中,感悟到践行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农林理念的重要性。在访谈村委成员的过程中,也倍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林人应有的责任与使命。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藏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躬行践履传承红色精神 以身作则助力家乡振兴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藏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重温浙南革命先烈事迹 秉持传承红色文化精神



关闭本页